全程路线
全程路线

2019年7月28日星期日

初抵兰州
跨越千里之遥,来到历史悠久的名城兰州。舟车劳顿无法阻挡我们对兰州这一久闻其名而从未谋面的城市的好奇心——刚安顿好,我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在这一充满未知的土地上探索一番了。
按照我的惯例,每每抵达一个新的城市,第一个目的地就是那座城市所拥有的著名大学。幸运的是,我们的驻地就在兰州大学本部对面——兰大的校门赫然矗立在人海车流的街市中,静静地,又不容置疑地释放着属于百年名校特有的雍容特质。
在欣赏兰大之前,我突然来了兴致——既然来了兰州,怎么能不尝尝真正的“兰州拉面”呢?于是我随意地在路边找了家面馆,但是老板的第一句话就让我不知所措:“你要,什么粗细的面?”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只知道有挂面,有拉面还有碱面,但这些面我都只吃过“统一型号”,从未听说过还有不同粗细的面,更不论这其中“毛细、细、一细、二细、三细”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分类。
“那……来一份最普通的吧”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答了老板的问题,于是,我转进了曲径通幽的门店中,寻了张桌椅,半分期待半分好奇地等待着这一碗“真正的兰州拉面”。
一碗红油之上飘着星星点点香葱的拉面抵达了我的面前,光一眼一闻,色香味三项就有了前两项,迫不及待地挑起几根面,不待其凉,送入口中——顿时色香味三项齐聚,让我一改过去对拉面的偏见,这种常见的美味,的确是兰州一绝。

2019年7月29日星期一

参观齐家文化博物馆
作为4700余年前发展于黄河流域的横跨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的文明,齐家文化不仅对石、玉、青铜等材料运用娴熟,能够制作出大量工具,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等级制和父权制的聚落社会关系的形成,文明摆脱了原始性,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开端基础。
喇家遗址作为齐家文化中因灾难保留相对完好的遗迹,其被称作“东方庞贝”,为我国早期聚落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考古资料。

参观和政动物博物馆以及原址馆
作为晚渐新世以来物种丰富的和政地区出土了大量古生物化石,珍贵的化石为研究和政地区古地理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料。
和政地区主要具有四个古动物群化石层:
1.约26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的真马动物群,主要产于午城黄土中;
2.约1200万年前~5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的三趾马动物群,主要产于柳树组红黏土中;
3.约1600万年前~1200万年前的中新世铲齿象动物群,主要产于虎家梁的河相砂砾层中;
4.约3000万年签到晚渐新世的巨犀动物群,主要产于椒子沟组下部的砂砾岩中。
晚上通过吴庆龙教授了解喇家遗址灾害的成因
大洪水说作为夏朝形成的原因,以特殊地层为线索,分析大洪水的成因和时间,将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学相整合,得到齐家文化演变为夏朝文明证据链,说明齐家文化与夏朝(也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9年7月30日星期二

今日通过观察下游剖面确定了黑砂层来源的大洪水所形成的沉积物的特征,配合喇家遗址含有相似成分的黑砂层,对喇家遗址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
判断大洪水并非普通气象洪水的重要条件是:
1.黑砂层内含绿片岩和紫色泥岩棱角碎屑,这种物质在燕塞湖坝体残留下部有发现但是在坝体上游未有发现。
2.黑砂层中不含此地区气象洪水所致沉积中常含的粉砂黏土
喇家遗址博物馆:
针对喇家遗址形成原因,大部分观点认同地震先发生而洪水在地震之后
但是不是“大洪水”所导致的喇家覆灭,则有待商榷。
积石峡黑砂层剖面观察:
顶端较细而底端较粗,但是只有在黄河单岸有明显黑砂层。
对堰塞湖坝体残留观察:
坝体下部分有洪水沉积,而坝体对岸山脊有明显缺口,可以推断为滑坡所成的坝体来源。
坝体上游有明显湖湘沉积而下游有大量洪水沉积

2019年7月31日星期三

今日主要前往黄河上游两岸实地测量壶穴,理解其形态和形成原因。
湖相沉积的特征
1.水平层理薄而均匀
2.有因季节变化导致的颜色相间层(多年湖泊)
3.会有水生生物遗体残留
4.由于缺氧环境,铁离子一般呈灰绿色;一般有碳酸盐沉积,呈灰白色斑块
青藏高原沙漠化情况
青藏高原沙漠化现状是:具有38万~40万平方千米沙漠化地区;整体趋势有逆转。
气候因子对沙漠化起到背景作用而人为因素对局部有较大的影响。
沙漠化还要考虑到尺度效应,单纯的全球气候变化不能简单地与沙漠化进行关联,温度并非唯一因素,而风速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最终,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全球气候变化进程,正确评估各项指标变化的意义所在,如此才能更有利于指导生产生活。

2019年8月1日星期四

今日长途跋涉,前往青海湖畔,对古湖沙砾质岸堤进行观察
我们前往的是青海湖东岸,该地区年降水量约为430mm,植被覆盖属于高山草原类型。但是此地土壤并非典型的草地土壤。草地土一般受降水量较低的影响,会含有较难淋溶的钙结核存在,但此地由于高海拔所致的气温偏低,水分蒸发较弱,故导致淋溶能力加强。
全球气候响应:
气候变化较为迅速,而植被响应稍有落后,土壤响应则更为落后。在如今全球气候变化迅速的背景下,一个地区的植被型往往能较好地跟随气候波动,而土壤滞后性较为明显,因此会出现异常情况,即土壤类型与植被类型不匹配。
全球变暖究竟是危机还是机遇?结合历史资料来看,我国历史强盛时期往往对应的是暖期,而在历史上的冰期,我国往往较为衰弱。再从粮食作物的产量变化来看,究竟粮食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否是气候变暖呢?还是说社会经济因素在其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呢?这一切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不能“一刀切”。
目前,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较为合理的态度是通过建立演变模型来与自然状况相对比,进而对生产力发展进行调整与控制,而非恐慌或者不管不顾,最终实现的是对变化过程的理解和可控可预测。
古湖岸堤的形成
在封闭的退缩湖域内,若有较长时间保持水位相对稳定,则能够形成砂砾质岸堤,重复进行这一流程则又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岸堤层,可以作为历史湖域面积的计算参数之一。又因为水位保持稳定说明湖泊出入水量大致相当,又可以对古气候还原提供证据。
湖岸砂砾质堤呈现上粗下细的分布,其原因主要是湖岸出发的浪弱于湖心出发的浪,导致大颗粒物质向湖岸堆积,而湖滨区域形成较粗砾石层;又考虑到湖水的退缩过程,向前追溯,湖滨区域也曾是靠近湖心的区域,在堆积物成分且动力条件不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其堆积物质的粗细程度必然要细于其成为湖滨后的堆积,故而形成了上粗下细的砾石层。又因为湖岸有一定倾斜角度,故而堆积层也有较好的斜层理,一般可以反映古湖泊的水位变化情况。
为了还原古气候,对于湖岸堤年代的测定是关键性的步骤。使用直接测量方法(碳十四测年或是光释光测年法)得出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而使用间接测量的方法(例如利用地层关系推断)又很难进行较大规模的测量,因而对湖岸堤年代的测定具有较大的争议,其中又难以排除构造运动的影响,因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地看待。

2019年8月2日星期五

今日主要前往了达坂山对海拔3200米左右的亚高山草甸进行了观察
达坂山位于广义祁连山系中,我们所观察的植被类型是亚高山温带灌丛,其间也混杂一些针叶林。
林线,取决于某个海拔的夏季最高温月的月均气温是否低于10摄氏度。若低于,则该海拔不分布森林,森林分布的最高海拔即为林线。由此可见,在高海拔地区,热量条件是森林分布的核心条件。
为什么祁连山由外至内林线逐渐上升?由林线定义可知,热量条件是影响林线高低的核心要素,说明相同海拔条件下,在最热月,祁连山内部比外部热量条件好。主要由于祁连山内部位于高原地区,整体海拔很高。由于气温主要受地面长波辐射影响,故而在相同海拔上,高原地区比平原地区所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要强得多,故而产生了“高原增温效应”,因而使得高海拔地区热量条件变好,林线自然上升。
同理,对于高原地区的雪线分布也有相同的规律,其原因是雪线也是受最热月热量条件控制分布规律的一种现象。

2019年8月3日星期六

今日主要针对森林区域的植被和土壤进行了观察
上午对山谷中的森林土壤剖面进行观察
气候、母质、地形、生物因素、时间长短、人类活动以及地区水分分布特征等因素均会对土壤发育产生影响
我们所观察到的土壤其母质是来自岩石的风化碎屑以及坡脚堆积。
直观看,其腐殖质层厚度约15cm,但揉捏后发现其可塑性较强,且黏粒含量较高,说明是AB层混合的表层土壤。
下方有较厚的石层,中有碎屑细粒物质的为母质层,仅为石块的下部应为过去土壤发育的基础,不全为母质层。
土壤类型判定的两种逻辑
发生学逻辑 和 诊断学逻辑
前者主要针对土壤的形成过程,后者则主要着眼于土壤的成分特征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在野外发现的复杂的实际土壤,不能使用教条式地单一指标判断(例如仅使用植被覆盖或是局部气候特征来分析)。
有两点原因,第一是单一指标对应性不佳,且容易陷入局部思维,无法整体考虑;第二是土壤发育周期很长,往往表层土壤发育可达数十年甚至上半年,相对于气候或者是植被覆盖在数年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来说,土壤显然是无法与其同步的,这就会导致土壤发育过程中不仅会出现滞后性,还有可能混杂多个时期的不同类型土壤,这都会对我们判断造成影响。
最终,我们通过该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基带上的气候凉湿山地上这一综合指标,结合土壤的碳酸盐测试,判断该土壤属于弱淋溶土纲下的灰褐土。
对古土壤的判别的注意事项
对古土壤的某一层进行分析时,经常会发现其碳酸盐沉积和腐殖质层的年代与同层的物质不匹配。这是由于土壤的淋溶作用,导致上层覆盖的较新的土壤物质会随着水流进入到下层的较旧土壤层中并形成沉积。因而在对古土壤的层次进行判定测年时,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不能忽视整个土层的形成过程的综合影响。
土壤形成的动态变化
土壤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淋溶和沉降两个过程同时进行,而速率不同,所以导致土壤发育不同特征。对于一个特定区域的土壤,首先需要从大尺度角度分析气候地形条件,再从土壤各层次的特征发掘形成现有土壤的影响因子,注意到各影响因子共同作用,所以需要建立动态分析思维,避免单一性判断导致的自我矛盾。
对植被覆盖类型的判断分析
祁连山区域,位于三大高原的交界处,横跨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区,同时有内流河与外流河两种不同河流,因而植被种类丰富,且祁连山系各方向的地形气候条件均有差异,导致每个方向上的植被垂直分带也有明显差异。
植被高度往往随海拔上升而降低,这是因为温度条件、风力条件以及紫外线条件均会阻碍植物垂直方向的生长。
同时,阴坡和阳坡差异也很显著。阴坡光照相对弱于阳坡,蒸发弱,水分条件好,利于植被生长;而阳坡日照强烈,蒸发剧烈,导致土壤持水很少,不利于植物生长,进一步减弱土壤持水能力,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可以看到仅由一条公路隔开的阴坡和阳坡上的植被类型完全不同,阴坡上有茂盛的落叶阔叶林(枫树),而阳坡上只有稀疏而低矮的耐旱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布。
本康丹霞地貌探秘
今日下午,沿着羊肠小道,我们步入了本康丹霞景区。本着没有地理人走不了的路这一理念,我们手脚并用地攀爬上了约百米的丹霞山,了解这一充满特点的地貌类型。
丹霞地貌的组成成分属于沉积岩中的红色砂砾碎屑岩,其由于铁质胶结物而形成红色,又因为第一次发现于广东丹霞山因而得名丹霞。
其整体呈较为均匀的红色,有较多大大小小的孔洞,且具有较好的水平层理(沉积岩的层理特征),其一般是发展于中生代的山间盆地,累积陆相沉积物,其上孔洞是差异风化的结果(不同部位抗侵蚀能力不同导致的侵蚀差异),一般有风力侵蚀、盐风化作用以及流水侵蚀等说法,但一般认为是多种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铁质来源一般来源于针铁矿,其中含的是二价的铁,因而常显灰白或是青绿色,在白垩纪的强烈氧化环境中被氧化为三价铁,因而大部分显红色,但也有一些灰绿色斑点出现,其形成原因一般是有机物遗骸被埋藏于未被氧化的地层中,由于有机物优先氧化,消耗掉邻近区域中的氧化物,导致有机物所在的区域形成一个相对的还原环境,因而保留低价的铁,形成灰绿色斑点,故而得名“还原斑”。
丹霞地貌的砂砾岩易受流水侵蚀形成垂直解理,其原因是砂砾岩内聚力相较于泥岩或者是石灰岩更强,不易被磨平,可保留显著的垂直解理,从而容易形成良好的景观。
丹霞地貌在我国各个区域皆有分布,但是这一地貌分类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往往以旅游名胜特征著称,要进一步发展其学术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019年8月4日星期日

今日主要是为明日的长途跋涉做准备,离开了居住两天的天堂镇,经过一个上午的车程,我们抵达了门源县。著名的万里油菜花田在高远的天空之下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天空和云彩,远处的山峦还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共同组成了一幅天地画卷,震撼了每一位到场的人。
个体身在其中,自然庞杂而又和谐的特征充分让人类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但在这恬静优美的环境下,又不至于过于忧愁,而是对我们所处的地球充满了敬畏感。呼吸之间,天地与我同在。

2019年8月5日星期一

昨日便已听闻因故大概率无法登上雪峰的消息,今日怀着一丝侥幸的心态从驻地前往期待已久的岗什卡雪峰。
也许是早餐的一杯咖啡,也许是一直以来的期待,也许是两者共同作用,往日一上车就困的毛病今日不再重现,车窗外流动的风景牵动着我的视线,更牵动着我的心弦。
盘山公路百转千回,随着海拔逐渐攀升,最终抵达了海拔3850m的雪峰脚下,壮丽的冰川地貌景观震撼了每一位首次亲眼目睹此景的同学。可惜,最终我们还是失去了登上雪峰近距离体会其曼妙的机会,只能徘徊在她的跟前,体会一把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焦躁感。
雪峰冰川不了了之,我们只能登上冰川形成的终碛垄上想象冰川曾经的样貌。我们所登的终碛垄是岗什卡冰川六道可见的终碛垄最外围的一道,其已经成为了当地藏民的祭拜场所,叫“岗什卡俄堡”。其中有大量杂乱而尺寸不均一的砾石堆积,为典型的冰川地貌。这种大陆性冰川受温度条件影响较为显著,终碛垄只能判断其前进的阶段性。
由于今天需要前往张掖,路途遥远,下午四时前后才到达高山草甸土壤剖面观察点。高山草甸土的显著特征在于其具有的厚实而复杂的草系根系发育层,我们所观察到的有超过30cm厚。植被在地面以上生长部分都较低矮,而地下根系却细长且交错盘结,将土层与水分牢牢固定,形成柔韧的耐寒耐旱抗风的高山草甸“草毯”。
这一根系与腐殖质混杂的表层,汇聚了大量有机体,其作为高原地区一个庞大的“碳库”储备,对于高原地区的碳循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率很慢。高山草甸发展出的适应性其实是一种很脆弱的平衡,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愈发频繁的当下,如何保护高山草甸环境,使其为高原地区气候调节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9年8月6日星期二

实习正式步入后半段,我们逐步移步前往更为干旱的荒漠化地区。
考察黑水国遗址
黑水国遗址现在只留存下主城墙的断壁残垣,以及城墙角的瞭望台遗迹,至于城墙内部,大概只剩下一堆来自不同时代的瓦砾以及主人早已离去的各类现代垃圾罢了。
黑水国作为过去边防驻军城镇,从汉代知道明清均有人类居住的痕迹,但是自清朝中晚期以来,沙漠逐渐吞噬了黑水国及其周边地区。随着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黑水国地区无法承载居住在其中的人口(实际上,即使用现代的标准,当时的人口密度也已经大大超出了黑水国所在的干旱地区所能提供的最大自然承载力)。
谈到黑水国地区,其荒漠化进程的具体原因以及后续发展一直是吸引后续研究的热点问题。经由对城墙遗址中的有机物的碳十四测年,断定城墙顶端最晚可建成于距今约200年的清朝中后期,说明此时应还有人类活动,荒漠化进程还没到无法生存的地步。
根据历史资料和对环境演变的推断,明清小冰期时期黑水国地区的荒漠化已经较为严重,但是具体原因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亦或是两者皆有之?若是两者皆有,两者的比例关系又如何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目前还困扰着我们。但现在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在明清之前,自然因素占主导地位;而明清之后由于引进在干旱地区相对高产粮食作物(土豆等),导致人口数量极速增加,对自然资源(主要是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快超过当地的自然承载力,引发自然循环的崩溃,导致环境恶化,荒漠化进程随之加剧。
关于荒漠化治理的讨论
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通过机械化的工具,人类可以完成超出原有想象的恢弘工程,这一方面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控制与改造(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对自然环境动态平衡的破坏。人掌握了如此强大的力量,却无法如臂指使,导致形成目前类似双刃剑的状况,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对待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化区域的治理,主要秉承着“大尺度遵循自然规律,小范围人力加强干预治理”的原则,现已有例如“退田还林”、“生态移民”等措施的实行。但是要认识到,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在于水资源短缺,处于季风带的降水特征又加剧水土流失与沙尘堆积,最终导致该地区本身的自然承载力就相当有限,若盲目大范围地构筑防护林等人造生态系统,这显然是有悖于自然规律的行径。
因而在沙化前沿采用人为固沙(如采用草方格等方法固沙)的方法对抑制荒漠扩张有较好的效果;而针对大区域(如河西走廊)的防沙治理则更需要关注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按照环境规律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于张掖地区“红山湾地貌”的形成与分类以及命名问题
丹霞地貌,是一种红色砂砾岩堆积形成的红层峰林式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宏观特征,其具备较好的水平层理,也易受流水侵蚀导致形成垂直节理。主要发育在氧化条件中,发育过程有堆积、构造运动、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以及消亡期六个主要时段,前两个时期是物质和基本结构的奠定期,后四个时期则是峰林形态的发展与消亡的发展流程。
关于张掖地区的红层地貌,有学者主张此即为丹霞地貌。但根据系统研究后,最终判断张掖地区的大部分红层地貌并不属于丹霞地貌,其主要特征是:以单斜山为主,具有较大倾角的斜层理,地表松软具有风化层,地层环境包括氧化性到还原性,是含盐量较高的以粉砂为主的泥岩。这种红层地貌在全国各地区也有出现,但大部分分布在半干旱区(荒漠草原),与丹霞地貌的相似点主要就是主色调均为赤红色,但是不论从地质构造形成过程还是组成成分亦或是具体形态来看,两者之间的区别的确是不可忽视的,因而将两者划分为不同的地貌类型也是合理且有理有据的。
附上确立一种新类型地貌所需要的条件:
1.其具有独特的景观与地貌特征
2.其具有独特的演化形成模式,不能与现有某种地貌类型的形成方式相同
3.其与现有的地貌类型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无法通过现有地貌类型特征进行归类
4.能够发现此种地貌在其他他地区的分布,证明其可重复性
5.其演变出独特的生态与文化特征

最终,张掖地区的红层地貌较为合理的命名方式是以外观和植被特征命名为“彩色劣地”或是以组成成分命名为“泥岩、粉砂岩红层劣地”亦或是直接以地名命名“红山湾地貌”,是和著名的“丹霞地貌”共同属于红层地貌下的地貌类型。

2019年8月7日星期三

今日上午进行了对于干旱沙漠地区的综合实习学术交流
确定唐代“玉门关”的具体位置
我国自古以来“玉门关”这一意象常常与冰川意象相联系,又常常以西域风光为背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将玉门关的景观表现地淋漓尽致——但是玉门关到底在哪呢?
提到西域,就不得不提自汉代以来,连接长安、中亚乃至欧洲与非洲的庞杂贸易交通网线——丝绸之路。
我国西北部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所经地区。丝绸之路本身并非是一条单一而平直的道路,而是一组复杂的随着时代变化以及沿途政治军事情况变化的贸易网络;并且,丝绸之路虽名为“丝绸”,但其实核心商品远非只有丝绸一项,纸张、玻璃、香料以及金属制品的往来同样是关键性的一环。除此之外,文化活动也伴随着商品贸易进行着,从沿途的各式石窟便可窥见一二。
陆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段——北部的草原部分、河西走廊的绿洲部分以及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吐谷津道。其中敦煌与新疆作为中国、印度、古希腊以及伊斯兰这四大古文明的汇聚之地,凝聚了大量各个文明的特征。
需要厘清的是,古代西部的“关”并非现代人所想象的位于两山相夹峡谷间,而是一般位于平缓地区的交通要道,设立哨站。
唐代玉门关有说法是迁至瓜州地区,但是通过各式古籍资料以及实地观察后判断这种说法是有矛盾的。那么,如何让文献考证与精确的现代观测结果相结合?首先需要判断诗意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与联系,不能完全凭依某一方面来判断。
巴丹吉林沙漠科考进展
巴丹吉林沙漠具有世界最高的沙丘(约450m),同时存在大量湖泊与绿洲(淡水湖和咸水湖并存),共同形成了“沙地——湖泊——地下水”的互相耦合系统,共同影响水文循环和大气环流系统等。
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表明,自建国以来,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积的确在不断扩张,至今已有超过5.2万平方千米的面积,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但是在沙漠的盐湖层中含有明显的冻融褶皱,说明其内含冻土层,沙丘也有冻结期(至少拥有季节性冻土),而这种冻结现象一直被人们说忽视,其对全球气候演变有着深刻影响。
巴丹吉林沙漠的砂砾质与世界各个著名沙漠对比都是最粗的那一类型,其特别高大的沙丘成因过去曾有几种说法:

1.沙丘下游基岩山地基础,但被现代的钻孔探测证明并非如此
2.由地形原因形成重力波特征导致砂砾在某些地方堆积。但这种说法在实际过程中也有很多矛盾
3.由于大量地下水使得沙丘之间胶结,但是沙丘下也没有明显较多的地下水分布。
4.大气水汽的影响,由于处于较为干旱的地区,这种说法也无法很好提供解释。

近年来,有对大尺度高落差的沙丘与其所在位置的大气边界层厚度正相关。(沙丘波长约等于大气厚度,沙丘高度约为厚度的1/12)
经由测量发现,巴丹吉林沙漠的大气边界层较厚,可达4000m以上,与高度能较好地吻合,说明这种理论有一定可信度。
巴丹吉林沙漠的物种丰富度主要由其丰富的水源涵养能力有关,而水源从何而来?其湖泊还有与常见绿洲的“冷岛效应”相反的“暖岛效应”,一般出现在冬季。而湖泊给水的假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分别是大气凝结降水补充、古湖泊萎缩余水、深层地下水供给、山泉水供给以及远程循环次现代地下水供给。

土壤剖面观察
我们身处荒漠草原植被类型区,土层表面有一层附有有机物的结皮,而剖面自上而下通体显现碳酸盐反应,但是上下层强而中间弱,且均分布有假菌丝体。
令人疑惑的是,其具有一层明显的黏粒层,这一层一般反应着较强的淋溶作用,但是其同时具有碳酸钙沉积层与可溶性盐分布,也有由于高蒸发、盐析出胶结所形成的地表结皮,说明其处于强蒸发环境。土壤各层之间出现了矛盾,与环境特征也有不吻合之处。
这种异常情况的出现,表明了土壤发育是一个具有继承性与全局性的过程。该地过去的气候条件会随着土壤特征而保留下来;后续发育的土层也会由于淋溶作用对底层的土壤产生影响。在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下而形成的复杂土层揭示了该地区不同时期的环境特征,只有全面考虑土壤的形成过程才能对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沙地的植树造林问题
我国在干旱地区采用大面积种植单一乔木(例如杨树),无视了当地自然环境,造成所种植的乔木生长态势不良,成为“小老头”。而且更严重的是,乔木由于其对水的高需求量,会在本就缺水的土地深层形成一层“干层”,导致环境愈发恶化。
在观察干旱区的植被特性时,为适应恶劣环境,干旱区植被往往都有特有的性状来适应并抗衡环境。一个普遍的规律是:环境越干旱,根系越发达,而地面上的部分也越低矮,各株植物间的距离也越远。
在干旱区对植被主要具有高温、高旱、强风沙以及高盐胁迫
对于高盐,植被主要有聚盐、泌盐、拒盐和耐盐几种特性来适应;
对于高温高旱,植被则主要采用减少表面积,在叶片上增加绒毛、蜡质、粉粒等方式来抗衡。
而针对强风沙,植被也分为避沙、耐沙和喜沙等类型。
总而言之,干旱区植被在演化趋势上有趋同和趋异两种方向,其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争取珍贵的资源。

2019年8月8日星期四

今天上午前往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攀上了数百米高的沙山。沙漠中攀登十分不易,流动的沙让我们在爬坡时举步维艰,经由一个多小时终于登顶,在沙漠中也能体会一把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下午对新月形沙丘进行了观察与测量。世界常规的沙漠带分布在30°纬度左右,而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受青藏高原隆升以及海陆位置的限制,形成了较高纬度的非典型沙漠带。
沙漠中的物质粒径大部分都分布在细沙和中沙之间,而起沙风速是对于沙漠物质搬运与堆积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粒径范围内,起沙风速与粒径成正比,但是当粒径小于某个值时,受细粒物质间作用力的影响,起沙风速则与粒径成反比了。
沙漠主要由风力搬运堆积形成,主要搬运方式有跃移、蠕移以及悬移三种方式。新月形沙丘则是一种典型的沙丘类型,其受风向控制,形成较缓的迎风坡与较陡的背风坡,其上也有沙波纹反映局部的微地貌,其形成原理与大沙丘相似但物质粒径组成上属于不同级别,是两种不同的体系——沙丘的移动与变形可能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而沙波纹的形成与消散则在数分钟内可以完成。中国由于受季风影响显著,而冬夏季风方向相反,故而会形成两种不同朝向的新月形沙丘。

2019年8月9日星期五

今日上午在武威市参观了著名的“雷台公园”——“马踏飞燕”雕塑的出土地。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途径的重镇之一,有“金张掖,银武威”的美称。其自古以来就水土丰饶,商贸通行频繁,身处战略要地,是连接西域与中原的咽喉之地——而现如今,武威作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以大量精美的出土文物让我们领略其千年来的风雨兴衰,特别是恢弘大气的汉墓铜车马仪仗俑,其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的外观不仅展现了当时匠人高超的雕塑技艺,更为研究汉代西部军政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参考。
武威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作为两千年前就见证着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城市,是历史长河中的丰碑,值得我们反复品味。